2025年7月9日,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赴浙江麗水科技賦能交通助力就業實習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一同前往浙江省麗水市大港頭鎮與浙江省國遺傳承人楊建軍先生進行溝通交流,旨在深入了解當地甌江帆船的歷史文化以及其目前發展所面臨的各種挑戰。

圖1團隊成員與楊建軍先生合照 宋明蔚攝
“大港頭地區有著三種獨特的文化融合,而民俗文化中,甌江帆船衍生的船幫文化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交流中,楊建軍先生向實踐團成員詳細介紹了當地文化脈絡。他提到,大港頭曾是浙南九縣市重要的貨物中轉樞紐,在交通欠發達的年代,甌江帆船是物資運輸的核心載體,茶葉、木頭、青瓷等山貨經此中轉至麗水、溫州等地,而溫州的海產品也通過帆船逆流而上在此集散。依托這一交通優勢,大港頭形成了21個功能各異的碼頭,有的專卸食鹽,有的負責米糧轉運,有的承擔茶葉、木材裝卸,見證了“水上絲綢之路”的繁榮。

圖2團隊成員與楊建軍先生深入交流 陳穎馨攝
船幫文化不僅體現在商貿往來中,更孕育了獨特的民俗風情。楊建軍先生介紹道,過去船幫子弟常年漂泊水上,每逢中秋佳節,船民們便取下船艙內的移動床板,拼接成臨時餐桌,每家各出一兩道家常菜,共赴“船幫宴”以解思鄉之情。

圖3楊建軍先生為團隊成員介紹大港頭多種文化 宋明蔚攝
交流中,實踐團還了解到當地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麗水古詞”的傳承故事。這種以說唱結合演繹的藝術形式,曾由盲人藝人代代相傳,如今現存盲人傳承人僅七八位且年事已高。楊建軍多年來致力于傳承推廣,不僅帶領麗水古詞走出國門,赴法國、臺灣等地交流展示,更推動年輕一代學習傳承,讓這一非遺項目煥發新生。

圖4團隊成員體驗學習古詞 陳穎馨攝
實踐團成員們認真聆聽歷史脈絡,不時記錄提問,并親身體驗了非遺文化的魅力。團隊表示,此次走訪深刻感受到甌江帆船文化的深厚底蘊與傳承壓力,未來將結合專業所長,探索科技賦能交通與文化傳承的結合點,為非遺文化的保護與創新貢獻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