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黔南民族師范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薛韓剛老師帶領文脈黔行實踐團20名成員前往貴州甕安,開展“三下鄉”活動。走進冷少農故居,通過實地考察、聆聽革命事跡和交流個人感悟,深刻體會到了革命先烈的紅色初心和使命擔當。

冷少農故居,作為貴州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完美地保留了傳統的木結構建筑風格。館內通過書信手稿、歷史照片以及場景復原等多種展示方式,系統地展現了這位革命烈士的一生。早年積極參與反帝反封建的斗爭,之后以“白皮紅心”的策略在南京政府內部潛伏,為組織傳遞了至關重要的情報。1932年,在面對嚴酷的刑罰時,他堅貞不屈,用生命詮釋了對組織的忠誠。
實踐團成員在講解員帶領下,認真聆聽冷少農“舍小家為大家”的感人事跡——他在給母親的家書中寫道“兒為千萬人謀幸福,而非為一家謀溫飽”,字里行間的家國情懷讓在場師生深受觸動。在故居天井的紅色講堂,成員們圍繞“新時代青年如何傳承紅色基因”展開討論,結合專業所學暢談感悟:“冷少農的潛伏生涯教會我們,堅定的信念是攻堅克難的底氣,作為經管學子,更要在實踐中錘煉擔當,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

本次學習構成了實踐團“紅色文脈傳承”系列活動的關鍵部分。通過親身體驗歷史、感悟革命精神,團隊成員不僅加深了對革命歷史的理解,更加堅定了以學習推動實踐、服務社會的信念,為接下來進行的紅色文化調研和促進地方紅色文化旅游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