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健康中國建設,并為其提供堅實且深厚的文化支撐,筑牢鄉村振興健康防線,7月11日第36個世界人口日當天,川北醫學院臨床醫學院“領航”黨建工作室赴古藺“四渡赤水,健康鄉行”鄉村振興實踐隊聯合健康文化普及基地,在德彰街道崇文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識,并結合人口發展戰略,弘揚“積極老齡化”等身心健康文化理念。

▲圖為實踐隊員開展聯合健康文化普及基地開展慢性病防治知識普及活動。鐘海欣 供圖
文化浸潤心田,知識賦能健康
活動當日,隊員們早早抵達現場,有條不紊地進行場地布置,精心設立了健康宣講區、科普演練區和義診服務區,用溫暖的笑容與細致的準備,為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群體營造安心、舒適的活動氛圍。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向老年人科普健康文化知識。熊云香供圖
在健康宣講區,主持人通過弘揚“積極老齡化”理念,鼓勵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促進身心健康。此外,主持人還結合健康文化普及基地發放的宣傳折頁,從飲食、運動等多個維度,詳細闡述了如何保持身體健康,不僅分享了科學的膳食搭配原則,還示范了適合老年人的簡易健身操,活動現場充滿了活力與生機。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向老年人單獨講解健康文化知識。鐘海欣 供圖
聚焦科普演練,筑牢健康防線
科普演練區是本次活動的核心環節。副隊長與隊員默契配合,現場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伸出兩根手指比作剪刀,裹上布塊,在肚臍上方兩指處連續按壓,直至異物排出。”肖品賢生動形象的講解,將復雜的急救技巧轉化得通俗易懂,“特別強調,不同年齡人群急救方式存在差異。此外,若獨自遇困,可借助桌角實施自救。”隨后,隊長對心肺復蘇術展開細致教學,詳細闡述“30次按壓配合2次人工呼吸”的標準循環流程,通過互動問答形式,糾正動作誤區,專業且耐心的示范贏得老人們陣陣掌聲。

▲圖為實踐隊員正在給老年人演示心肺復蘇。陽樂樂 供圖。
義診傳遞溫暖,服務貼近民心
義診服務區前,居民們熱情高漲,紛紛排隊等候檢查。隊員們一邊普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知識,一邊熟練操作專業設備。腕式電子血壓計在“一拉、一圍、一緊”的簡單操作下,精準呈現高壓、低壓數值及脈搏情況;新型血糖儀通過“一擦、一采、一吸”的便捷流程,清晰顯示血糖結果。整個義診過程高效有序,隊員們還貼心地為老人們記錄檢查數據、提供健康建議。活動尾聲,隊員們為參與活動的老人送上實用的生活用品,老人們握著隊員的手,不住地夸贊:“你們這些娃娃,真是幫了我們大忙!”

▲圖為老年人正在閱讀科普宣傳手冊。鐘海欣 供圖
此次活動將健康文化傳播與急救演練和慢性病防治有機結合,不僅為崇文社區居民送去了專業的健康服務,更通過文化浸潤的方式,提升了鄉村群眾的健康素養和自我保健意識。隊員們以青春之力播撒健康種子,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溫暖而堅實的健康力量。
通訊員| 張瀅
撰文 |祝思瑤
圖片 | 熊云香鐘海欣 陽樂樂
一審 |王言言李欣欣 張瀅 鄧勤晴
二審 | 曾堰
三審 | 茹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