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科大學“暖風中國”志愿服務隊走進涼山蓋云頂小學開展公益服務
普格縣螺髻山鎮7月10日電 為助力鄉村教育發展,關愛山區兒童成長,7月10日,廣東醫科大學“暖風中國”志愿服務隊在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普格縣螺髻山鎮蓋云頂小學正式開啟為期15天的公益服務活動。初次見面時,志愿者們通過趣味游戲拉近與孩子們彼此的距離,隨后根據孩子們的年級和興趣進行分班,為后續特色課程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破冰游戲暖童心,歡聲笑語促情誼
清晨的陽光灑滿校園,蓋云頂小學的孩子們早早來到教室,好奇地打量著新來的“小老師”。為消除陌生感,志愿者們精心設計了“擊鼓傳花”“一二三木頭人”“老鷹抓小雞”等破冰游戲。孩子們從最初的靦腆到逐漸放開,操場上笑聲不斷。小朋友們在志愿者帶領下手拉手圍成圓圈,邊唱邊跳,稚嫩的臉龐洋溢著快樂。
“看到孩子們從緊張到信任我們,甚至主動牽起我們的手,那一刻特別感動。”志愿者林同學回憶到。游戲結束后,孩子們紛紛圍著志愿者問:“老師,明天還玩嗎?”“你們會教我們跳舞嗎?” 志愿者們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紛紛給予小朋友們肯定答案。
因材施教分班級,興趣課程啟新篇
結合當地教育需求和兒童特點,服務隊提前設計了“生活技能教學+興趣拓展”的課程體系。今天,志愿者們根據孩子們的年級和興趣進行分班:低年級的孩子為一班,高年級的孩子為二班,方便“小老師”在上課時根據孩子們的認知能力和接受程度調整自己的課堂節奏。而其中擁有“舞蹈夢”的小朋友則加入舞蹈班。
分班現場,溫情一幕悄然上演。一名小女孩在人群中悄悄拉住一位志愿者的衣角,聲音帶著些許猶豫:“姐姐,我想學跳舞,可是家里人說……學這個沒用。” 面對孩子眼中閃爍的渴望與顧慮,志愿者姐姐蹲下身,溫柔而堅定地鼓勵道:“別怕,喜歡就大膽去嘗試!跳舞不僅能帶來快樂,更能讓你閃閃發光,充滿自信!” 這份溫暖的肯定驅散了女孩心頭的陰霾。最終,她帶著綻放的笑容,堅定地加入了舞蹈班的行列。
暖心插曲:崴腳意外現溫情,專業呵護顯擔當
課間時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走廊的喧鬧。一名低年級的小朋友在下樓梯時不慎踩空,崴到了腳踝。這一幕恰巧被路過的隊長趙慧芬發現,她立即上前扶住孩子,輕聲安撫道:“別怕,老師帶你處理!”
憑借豐富的服務經驗,趙慧芬迅速聯系了團隊中臨床醫學專業的隊員陳思朗。陳思朗趕到后,先是蹲下身檢查傷處,確認無骨折后,果斷采取應急措施——他首先為孩子進行局部冷敷,并柔聲解釋:“這樣可以消腫止痛,很快就不疼啦。”
此時,隊伍指導老師聞訊趕來,仔細詢問孩子的情況后,一邊輕撫他的肩膀,一邊叮囑注意事項:“這幾天盡量不要跑跳,晚上睡覺時把腳墊高些。”陳思朗則熟練地用彈性繃帶對腳踝進行“8字包扎”,并搬來椅子讓孩子靜坐休息,還貼心地墊高了他的傷腳。
“老師,我明天還能來上課嗎?”孩子仰頭問道。陳思朗笑著點頭:“當然可以!不過要當‘小企鵝’,慢慢走路哦。”逗得孩子破涕為笑。周圍的同學也圍上來關心,志愿者借機普及起扭傷處理的小知識,將意外瞬間轉化為生動的安全課堂。
這暖心一幕被其他孩子看在眼里,一名彝族男孩悄悄對同伴說:“這些老師好像‘阿莫’(彝語:醫生)一樣厲害!”團隊的專業與細致,在細微處贏得了孩子們更深的信任。
扎根山區送溫暖,踐行青春擔當
蓋云頂小學位于海拔2000多米的山區,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服務隊除教學外,還將開展家訪、健康義診等活動,并為孩子們帶去衣物、文具、衛生巾等愛心物資。該校校長楊花表示:“志愿者們不僅帶來知識,更讓孩子們看到山外的世界,這份心意無比珍貴。”
據悉,“暖風中國”是廣東醫科大學的卓越志愿服務隊,十六年來持續為偏遠地區兒童送去教育與關愛。未來兩周,志愿者們將用專業與熱情,在這片彝鄉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種子。
(通訊員:廖健婷)
作者:廖健婷 來源:廣東醫科大學“暖風中國”志愿服務隊
掃一掃 分享悅讀
- 一筆烙下屯墾史 七彩傳承紅色魂
- 7月10日,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追溯紅色記憶,共赴紅色征程”尋訪團走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九師白楊市163團,專訪兵團現代套
- 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