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學院學子赴蚌埠沿跡悟思,以行踐知
6月27日到7月11日,滁州學院“赴蚌埠沿總書記足跡感悟思想偉力”實踐小分隊前往蚌埠市,開展暑期 “三下鄉” 實踐,通過參觀蚌埠博物館、旁聽南湖社區黨員大會、紀念曹山烈士陵園革命先烈,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思想,感悟思想偉力。
在參觀蚌埠博物館的過程中,研究團隊成員們穿梭于各個展廳,深入學習和研究。館內展陳的珍貴文物,從新石器時代至近現代,包括造型古樸的自行車、工藝精湛的帆布機等,生動地展現了蚌埠地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員們在細致觀察文物細節的同時,認真聆聽專業講解,并不時取出筆記本記錄下個人的感悟。實踐隊成員深刻指出:“這些文物作為歷史的見證,使我們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蚌埠的過往,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

圖為實踐團在蚌埠博物館拍攝的近代工業,陳嘉林通訊員攝
深入南湖社區,實踐團隊成員積極參與并旁聽了社區黨員大會。在此次會議中,社區黨員圍繞經濟發展、民生保障、應急處理、科技創新等議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們基于社區的實際情況,提出了眾多具有實際操作性的建議。在經濟層面,強調把握新發展格局下的機遇,推動當地產業升級,鼓勵當地企業拓展市場,以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增長,為社區、社會創造更多財富與就業崗位。民生領域,聚焦教育公平、醫療資源優化、養老保障完善等關鍵問題,力求提升民眾生活品質,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例如老舊小區改造減小住房危機從而增進社區居民的幸福感。應急處理方面,進一步明確強化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為社區民眾普及安全知識,綜合應用多災種預警技術,提升風險感知預測能力,構建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提高輔助指揮決策能力,拓展信息報送渠道,構建社會治理共同體,依靠科技提高應急管理的科學化、專業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科技發展上,持續加大科研投入,鼓勵自主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以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賦能各領域,不僅助力經濟騰飛,更為民生改善與應急處理提供強大技術支撐,全方位推動社區、社會邁向新的發展高度 。

圖為社區黨員大會順利開展,胡碩通訊員攝

圖為社區黨員觀看會議內容相關視頻,紀祥通訊員攝
黨員們所展現出的認真負責態度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給團隊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團隊成員還與部分黨員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一位資深黨員分享了他的觀點:“盡管基層工作繁雜,但直接關系到居民的切身利益,我們必須投入極大的熱情去完成。” 這番話加深了團隊成員對基層黨建工作重要性的理解。

圖為實踐團在南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前合影留念,江勇晟通訊員攝
實踐隊成員一行懷著崇敬的心情,前往曹山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在莊嚴而肅穆的烈士紀念碑前,隊員們列隊整齊,向烈士敬獻花籃,鞠躬默哀,以表達對先烈的深切緬懷和崇高敬意。隨后,隊員們參觀了烈士紀念館,通過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充滿故事的實物展品,深入了解革命先烈們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奮斗的光輝事跡。站在烈士墓前,隊員們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紛紛表示一定要繼承先烈遺志,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蚌埠市曹山烈士陵園的紀念碑,汪星宇通訊員攝

圖為實踐成員在進一步了解曹山烈士陵園,祁晞旸通訊員攝
在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期間,滁州學院的實踐隊員們不辭辛勞,深入蚌埠地區的各個角落,通過實地考察、走訪調研和學習交流等多種形式,全面細致地了解了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基層黨建工作的豐富實踐經驗和顯著成效。在紅色教育基地的參觀學習中,隊員們接受了深刻的紅色教育洗禮,心靈得到了極大的觸動,深刻感悟到了革命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他們紛紛表示,將把在這次實踐活動中積累的寶貴經驗和深刻感悟轉化為前進的動力,以更加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之中,努力讓青春之花在實踐的沃土上綻放出更加絢麗奪目、充滿活力的光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通訊員 汪星宇 陳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