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川北醫學院“青衿筑堰·共繪醫景”護理學院赴都江堰志愿服務隊走進都江堰市社會綜合福利院,這支由2名老師和19名醫學生組成的隊伍,在這里開展了一場集健康宣教、問卷調研、文藝表演與益智互動于一體的志愿服務活動,用專業與溫情為老人們編織了一天的溫暖時光。
一.健康宣教進病房,專業服務暖人心
上午9點,養老院的活動室早已坐滿了等候的老人。隊員們身著志愿服,帶著精心準備的健康手冊,開展健康宣教活動。隊員肖卓廷用四川方言講解高血壓和防摔倒注意事項。針對老年人常見的病,隊員們準備了圖文并茂的宣傳頁,護理學院何開蓮老師和侯玉清老師用豐富的專業知識同老人現場互動并指導常見病預防與治療方法。 同步開展的問卷調查則聚焦老年群體的精神健康需求。“您的生活滿意程度?”“家人聯系關系是否密切?”隊員們耐心詢問著每一位老人,用黑筆在問卷上填寫答案。據統計,本次共完成問卷近200份,全面調查了解養老院老年人的社會支持程度,孤獨感、抑郁狀況。為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提供一定理論和實踐意義。同時這些數據將為養老院后續服務提供參考依據。
二、文藝表演傳真情,歡聲笑語滿庭院
上午健康宣教剛結束,活動室瞬間變身為“舞臺”。活動前,志愿者們細心地推著行動不便的老人,從房間緩步前往活動室,途中輕聲詢問老人的身體狀況,不時停下整理輪椅靠背和遮陽設施,用耐心與細致傳遞著青年學子的關懷。隨著老人們的到來,主持人陳文秋和路俊慧上臺宣告節目的開始,隊員們自編自導的文藝表演拉開帷幕。深情的詩朗誦和歡樂的小品,讓老人喜笑顏開。老人們臉上洋溢著笑容,不時跟著節奏拍手附和。志愿者們還與老人親切互動,拉家常、問冷暖,讓活動室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團隊精心準備了《團結就是力量》,《我和我的祖國》等經典老歌。當熟悉的旋律響起,老人們紛紛跟著哼唱,有的輕輕打著節拍,有的眼中泛起笑意。隊員們主動攙扶著行動不便的長輩,或與他們并肩合唱,歌聲里既有歲月沉淀的從容,也有青春洋溢的熱忱。
在手指操活動中老人與志愿者們積極互動。團隊成員陳佳與張文先是耐心講解了手指操對促進血液循環、鍛煉手部靈活性的益處,隨后以生動示范配合口令引導,帶領老人們一步步做起了簡單易學的動作。從伸展指尖到握拳按摩,從手腕轉動到雙手對拍,老人們跟著節奏認真模仿,不時互相提醒動作細節,現場氣氛溫馨而熱鬧。對于行動不便的老人,隊員們還一對一地輔助練習,用親切的話語和細致的關懷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這樣動一動,手好像真的舒服多了!”一位老人笑著說。團隊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類活動將護理專業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不僅幫助老人們改善身體機能,更能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此次養老院之行,也是團隊踐行“健康中國”理念、服務基層的生動實踐。
三、活動背后是溫度,青春擔當映初心
活動結束后,離開養老院時,陰云正接近天邊,似老人心情。老人蒼老的手拉住了一個隊員的手,兩手的溫度交融,老人們紛紛說道:“謝謝你們今天來看我們,改天一定再來呀”。”隊員們的眼眶濕潤了,他們知道,這場短暫的陪伴已在彼此心中種下溫暖的種子。
作為新時代的醫學生,這支隊伍用行動詮釋著“服務社會、關愛老人”的責任擔當。當志愿者握住老人的手,感受到的不僅是皮膚的溫度,更是醫者使命的重量。三下鄉的意義,或許就在于讓醫學的溫度,在最需要的地方綻放。此次活動不僅為老人們送去了健康與歡樂,更讓醫學生們在實踐中讀懂了“人文關懷”的深刻內涵,為他們未來的從醫之路埋下了溫暖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