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葛延輝 通訊學生:吳丹丹)7月10日,湖北文理學院數暖童心志愿服務隊走進喬家營社區,以“音樂浸潤”與“手工實踐”雙線并行的方式,為社區兒童打造兼具教育意義與趣味性的實踐課堂。
上午八點半,志愿服務隊在社區教室開展少先隊隊歌教學活動。志愿者們首先向孩子們講解少先隊的基本知識,隨后帶領大家學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教學過程中,志愿者通過分句領唱、節奏練習等方式幫助孩子們熟悉旋律、掌握歌詞,現場氣氛活躍,孩子們的參與熱情高漲。

圖 1 志愿者教小孩子唱少先隊隊歌
下午兩點半,開展垃圾分類主題手工活動。志愿者們分發了綠色、藍色、紅色、灰色四種顏色的卡紙及剪刀、膠水等工具,結合垃圾分類知識講解,引導孩子們動手制作分類垃圾桶模型。活動中,志愿者詳細說明不同顏色卡紙對應的垃圾類別——綠色代表廚余垃圾、藍色代表可回收物、紅色代表有害垃圾、灰色代表其他垃圾,鼓勵孩子們在制作過程中加深對分類標準的記憶。孩子們分組合作,剪裁、折疊、粘貼,逐步完成垃圾桶模型制作,在實踐中強化了環保意識。

圖 2 志愿者引導孩子們做手工
喬家營社區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將紅色教育與環保理念融入互動實踐,既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期生活,也傳遞了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社區將繼續支持此類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
數暖童心志愿服務隊負責人表示此次走進社區開展活動,旨在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助力少年兒童成長。下一步,服務隊將繼續拓展活動內容,為更多社區兒童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