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壯士:不屈的脊梁
1941 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七連六班的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位戰士,在完成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后,將敵人引上了三面懸崖的狼牙山頂峰。
“打!” 隨著班長馬寶玉一聲令下,手榴彈如雨點般砸向敵人,步槍子彈精準地射向日軍。當子彈打光后,戰士們搬起山上的巨石,向蜂擁而上的敵人砸去。每一塊石頭滾落,都伴隨著敵人的慘叫。戰斗持續到黃昏,五壯士的臉上滿是硝煙,衣衫被鮮血浸透,卻依然目光堅定。
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馬寶玉折斷手中的槍支,高呼:“同志們,我們是八路軍戰士,寧死不當俘虜!” 隨后,五位壯士昂首挺胸,相繼縱身跳下懸崖。他們用生命詮釋了什么是民族氣節,什么是革命英雄主義。在強敵面前,沒有絲毫畏懼,沒有半點退縮,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心中只有對祖國的忠誠、對人民的守護。狼牙山五壯士的事跡,如同一座不朽的豐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他們的精神,是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要永遠銘記這些英雄,傳承他們的精神,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不懈奮斗。
作者:楊映涵、吉小雪 來源:自創
掃一掃 分享悅讀